学生发展

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发展 >> 团学动态 >> 正文

亚运记录|生环学院“小青荷”圆满完成杭州全民健身中心赛会服务

发布日期:2023-10-08    作者:     来源:     点击:

10月5日,伴随亚运会手球项目比赛的全部结束,生环学院10位赛事志愿者的服务工作也宣告完美落幕,“小青荷”们带着属于自己的亚运记忆,踏上归途。200人的竞争、600天的等待、19天的服务、6支场馆团队的合作、16支队伍的服务、12国语言的切换、2200加的服务时长,“小青荷”们热情洋溢、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面貌展现出了树人学子最为青春靓丽的一抹绿色!

你好,我叫小青荷!

“初来乍到,请多指教”,初踏杭州全民健身中心的志愿者们还显得有些拘束,同时也为能到拥有如此“豪华”训练设施的场馆服务感到惊叹。场馆志愿者邻域老师带着志愿者们一遍遍走访场地、介绍基础设施、组织医疗培训、熟悉应急预案、举行应急演练,为的就是能保证最好的服务质量。6月底的“韵味杭州”女子手球测试赛对“小嫩荷”来说是第一场考验,如何做到有问必答、规范引导手势、快速疏离群众、高效完成队伍交替成为了志愿者们的每日比拼项目。

从8月底开始,志愿者们就进入了亚运待命状态,练习常用口语、打理仪容仪表、了解各国习俗、熟悉训练场次成为了志愿者们的家常便饭,为的就是电梯开门时的一句:“你好,我叫小青荷”!

“手球?是足球和篮球的合体吗?”

“虽然王老师在通识培训时和我们讲解过手球,也看过视频,但我脑子里还是没有概念。”志愿者说到。初次服务前,大部分志愿者从来没有接触过这项运动。“7米球”、“除手胶”、“3号球”、“侵区”,从测试赛开始,这些手球术语开始冲击着志愿者的耳目。“手球运动其实起源很早,是要先于足球和篮球的。”为了让志愿者们更加熟悉这项运动,手球协会的哥哥姐姐为志愿者讲解了手球基础规则,甚至举办了一场“友谊赛”。讲解中,志愿者们逐渐对这项运动产生了兴趣,也开始关注亚运的手球比赛,服务休息之余还不忘抽空看一场直播。“你看,这个选手是我昨天服务过的,他好猛啊”——这种能在训练场和电视上都能看到同一名运动员的感觉好奇妙!

“你好吗?”“我很好!”

对于“小青荷”们来说,“迎着朝阳、伴着夕阳”的起早贪黑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为防止“嗜睡”的小伙伴没起床,提早半小时的群内报数和叫醒服务也同时上线。19天的正式服务,“小青荷”们承受着身心的双重压力,重复的工作内容也难免疲倦。“今天还好吗?会不会吃不消?”带队老师时常询问“小青荷”,得到的回复永远都是“我很好”!“因为我们场馆是训练馆,要随时待命迎接选手训练。有的队伍会按预约准时训练,也有的队伍会狠狠“鸽”我们”——对“小青荷”们来说,能在每场训练时准时见到不同的运动员面孔成为了服务中最期待的事情。“你好吗?”“我很好!”这句来自电影中的经典对白一次次在迎宾电梯口再现,视乎也成为了“小青荷”们与各国运动员们的“约定”——风里雨里,我们在场馆等你!

爱“Pin”才会赢

“Exchange?”“Yes!”和以往的各届体育赛事一样,亚运会也卷起了徽章交换的热潮。“一次轮岗,哈萨克斯坦队运动员看到了我的宝剑徽章,并希望用自己的亚运徽章进行交换。一句‘Exchange?’开始了我的换Pin之旅,我用英文说:这是一把插在火焰上的宝剑,在中国这象征着胜利,也祝你们获得好成绩”志愿者说到。为了能交换到所爱队伍的徽章,“小青荷”开始勤加练习,希望能用自己最佳的服务,赢得运动员的赞许。为了提高服务亲切感,接待领域“小青荷”甚至自学了12种语言的“你好”。运动员、教练员的一句:“谢谢”、“Thank you”、“شكرا لك”、“ありがとう”让志愿者们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我收到的前两枚徽章是泰国女队教练和运动员给我的,当时收到徽章的我欣喜若狂。当他们第二次来我们场馆训练时,我们邀请他们进行合照。了解到泰国人爱狗,作为感谢,我将朋友送我的景德镇陶瓷狗狗回赠给了那位泰国女孩”。每次有趣的换Pin经历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枚枚小小的徽章,在一来一往的传递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亚运徽章作为一个纪念品,包含的不仅仅是一次交换的美好回忆,更是“小青荷”和各国友人文化和友谊的交融。

亲和“青荷”,绽放亚运。十多天的服务期转瞬即逝,回首这段难忘的日子,生环学院“小青荷”们同3.76万名志愿者一起用自己的微笑鼓励选手,用自己的能量温暖亚运,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昂扬斗志和拼搏姿态。好样的,小青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