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裕峰杯”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浙江农林大学落下帷幕,我校生环学子喜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的优异成绩,作为生环学院2019年学生科技竞赛项目的收官之战,再次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佳绩。
 截至目前,2019年生环学院学生获得省级甲等竞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32项,其中,全国三等奖2项、优胜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2项,三等奖14项,充分展现了生环学子扎实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其中,学生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斩获三等奖2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优胜奖2项;在省第生命科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在省化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省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此外,我院学子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积极参与相关竞赛,主持的项目在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在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1项。另外,还获得了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华东区赛仿真单项奖3项等省乙类竞赛成果。
 
  
 杨绛先生说:“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2019年,生环学子省甲及以上获奖148人次,其中2017级114人,占年级学生总数的33%。而在2016级应届毕业生中有137人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占年级学生总数的38.4%;据不完全统计,2016级学生使用已获得的学术论文、竞赛获奖成果、创新项目等学术成果代替毕业设计申请达60余人次,超过年级学生总数的18%。通过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的参与,生环学子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参与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长,很好的彰显了学院各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特色。
 
  
 优异成绩的获得无不凝结着同学们的付出和努力,也离不开学校学院的引导与支持,离不开广大老师的辛勤指导。一直以来,生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发挥学科竞赛活动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学校竞赛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从资金、人员、场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学院今后将继续努力,推动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附:学生获奖名单: 
 
  
   序号  | 
   竞赛名称  | 
   级别  | 
   获奖等级  | 
   作品名称  | 
   学生信息  | 
   指导老师  | 
  
  
   1  |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 
   国家  | 
   三等奖  | 
   大豆基可食性包装膜及中试研究  | 
   陈梦飞、吴依莎、陈银滢、覃寒珍、郦丹妮、桑宇航、孙竹君  | 
   余作龙  | 
  
  
   2  | 
   三等奖  | 
   烟气脱硝催化剂的高温水汽原位保健方法  | 
   吴谦、张海洋、张嘉豪、赵子龙、谭淑宁、许闻瑶、方雅恬  | 
   潘华  | 
  
  
   3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 
   国家  | 
   优胜奖  | 
   利用黄酒糟中残存的风味物质制备调味品的研究  | 
   戚小燕、斯叶琦、王春华、张清怡、查龙杰  | 
   张德勇、许晓路  | 
  
  
   4  | 
   优胜奖  | 
   微塑料与几种污染物联合暴露对淡水绿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 
   赵海帆、陈昊、郑婷婷、王佳晨、杨江鑫  | 
   许晓路、张德勇  | 
  
  
   5  | 
   浙江省第二届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  | 
   省甲  | 
   一等奖  | 
   用于水中除氟的载锆生物复合吸附剂的开发及应用  | 
   冯佳宇、何雨桦、吴晓芬、张康娜、谢肖宇  | 
   陆胤、毛玉琴  | 
  
  
   6  | 
   二等奖  |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的污染现状研究  | 
   黄卓寅、金小玲、邢钱沂、余露、叶潇锦  | 
   陈梅兰  | 
  
  
   7  | 
   二等奖  | 
   淡水绿藻对磺胺类抗生素毒性响应及降解特性研究  | 
   郭倩、谢烨婷、冯艺璇、钱懿宏、孙瑶佳  | 
   徐冬梅  | 
  
  
   8  | 
   二等奖  | 
   以风能太阳能为联合驱动的环保净化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  | 
   郑斌瑜、王怡祺、潘丽霞、赵梦婷、董明月  | 
   陈雪松、郝飞麟  | 
  
  
   9  | 
   二等奖  | 
   利用黄酒糟中残存的风味物质制备调味品研究  | 
   查龙杰、戚小燕、斯叶琦、王春华、张清怡  | 
   张德勇、许晓路  | 
  
  
   10  | 
   二等奖  | 
   近海无动力海面垃圾收集装置  | 
   许靖雯、雷朝唐、杨仕遥、汪素闻  | 
   郝飞麟、陈雪松  | 
  
  
   11  | 
   二等奖  | 
   太阳能多功能河道无人环保净化船  | 
   刘梓璇、斯敏、庞宇昂、盛俊杰、雷朝唐  | 
   郝飞麟、陈雪松  | 
  
  
   12  | 
   三等奖  | 
   中药渣饲喂黄粉虫幼虫条件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 
   华姝雯、吕加庭、鲍英杰、杨晨璐  | 
   饶桂维  | 
  
  
   13  | 
   三等奖  | 
   钱塘江流域高氯酸盐含量现状研究  | 
   夏菁菁、顾晴杰、董雪、任李、章雨歆  | 
   叶明立  | 
  
  
   14  | 
   三等奖  |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微生物抗生素抗性的影响作用  | 
   袁静娜、陈楠芳、郑川、何乾峰  | 
   毛玉琴  | 
  
  
   15  | 
   三等奖  | 
   过渡-稀土金属复合氧化物上甲苯的催化氧化  | 
   毛益萍、张鼎盛、杨仲余、王晟康  | 
   潘华  | 
  
  
   16  | 
   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  | 
   省甲  | 
   二等奖  | 
   利用黄酒糟中残存的风味物质制备调味品的研究  | 
   戚小燕、斯叶琦、王春华、张清怡、查龙杰  | 
   张德勇、许晓路  | 
  
  
   17  | 
   二等奖  | 
   微塑料与几种污染物联合暴露对淡水绿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 
   赵海帆、陈昊、郑婷婷、王佳晨、杨江鑫  | 
   许晓路、张德勇  | 
  
  
   18  | 
   二等奖  | 
   产脂肪酶菌株筛选与全细胞催化体系构建  | 
   李欢、蔡淑昀、朱亚萍、韦严、吴翔宇  | 
   陈蔚青、陈虹  | 
  
  
   19  | 
   三等奖  | 
   绍兴黄酒生物酸化浸米与浸米水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刘菊、陈宁曼、沈欣俊、陈雨婷、俞淑婷  | 
   谢广发、刘彩琴  | 
  
  
   20  | 
   三等奖  | 
   典型磺胺类抗生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生物残留  | 
   冯艺璇、邵凯、孙瑶佳、谢烨婷、邬盼盼  | 
   徐冬梅、  | 
  
  
   21  | 
   三等奖  | 
   OSMAC策略指引下的费希新萨托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邹诺婷、叶依婷、赵佳渝、王静  | 
   王石磊、陈雪松  | 
  
  
   22  | 
   三等奖  | 
   高纯度黑豆皮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  | 
   孙钰、陆伟、徐洁  | 
   蒋新龙、蒋益花  | 
  
  
   23  | 
   三等奖  | 
   一种白腐真菌的分离、鉴定、培养及产漆酶的研究  | 
   叶婷婷、杨晨霞、张咏斐、邵子月  | 
   张建芬、柯薇  | 
  
  
   24  | 
   三等奖  | 
   胱氨酸修饰啤酒废酵母及其对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  | 
   温唯一、姚芳颖、谭文彪、张晨、纪浩巍  | 
   雷超、孙娜波  | 
  
  
   25  | 
   浙江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  | 
   省甲  | 
   一等奖  | 
   西西北鼻童鞋电子商务  | 
   郑熙民、王千、沈越、谢娉婷、李佳英  | 
   吕晓敏  | 
  
  
   26  | 
   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  | 
   省甲  | 
   二等奖  | 
   /  | 
   李若琦  | 
   吕红光、姚红燕  | 
  
  
   27  | 
   浙江省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省甲  | 
   三等奖  | 
   黑豆皮红色素的微胶囊化研究  | 
   赵秀华、戴坤、岑怡、朱钰、袁静娜、白锶佳、杨广、金喜梦、朱博文  | 
   金建昌、余作龙  | 
  
  
   28  | 
   “华亿杯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 
   省甲  | 
   二等奖  | 
   宁夏联合石化年产二十万吨VAE项目  | 
   杨仕遥、俞晔、吕思妮、程佳慧、董子盈  | 
   郝飞麟、乔军梅瑜、王艳花、毛玉琴  | 
  
  
   29  | 
   第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  | 
   省甲  | 
   二等奖  | 
   近紫外白光LED用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吴源、兰洪倩、朱瑜超、张嘉豪  | 
   沈超、金建忠  | 
  
  
   30  | 
   三等奖  | 
   近紫外白光LED用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温唯一、张婧芳、叶逢文、谭文彪  | 
   雷超、许惠英  | 
  
  
   31  | 
   三等奖  | 
   近紫外白光LED用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王伟敏、赵传奔、杨瑞、薛景  | 
   俞杰  | 
  
  
   32  | 
   三等奖  | 
   近紫外白光LED用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林素素、庞晨琳、孙杨、沈林键  | 
   俞杰  |